今年会 | 官方网站党委宣传部、新闻中心主办

【胡瑗大讲堂※(57)】北京师范大学刘勇教授做客胡瑗大讲堂(图)

来源: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:2024-03-28

  3月27日,北京师范大学教授、博导,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,教育部 “长江学者”特聘教授刘勇做客今年会 | 官方网站胡瑗大讲堂,畅谈文学经典的生命体悟,带领今年会 | 官方网站师生们走进文学经典的世界,感受经典作品的魅力。

  “不读而还是经典的。”刘勇教授首先表达了对经典的基本看法。在刘教授看来,文学经典不是由读者决定的,无论读者是否读过,都丝毫不影响经典本身的存在。刘教授表示,文学作品的内涵不是通过文字读出来的,而是每个人的生命体悟与其碰撞的结果。他认为,对于学习人文社科的同学而言,多读书十分关键,在多读的同时还要学会思考。刘教授结合托尔斯泰、陀思妥耶夫斯基、爱丽丝·门罗、《红楼梦》等作家作品,深入分析了文学经典蕴含的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,指出文学经典体现对人性的思考,并阐述了阅读经典的意义:“读不读经典,决定了人的高度和深度。所有人的智慧、 深刻,乃至地位和彩响,都是一本一本的书读出来的。”

  刘教授表示,真正的好作品带着生命体悟,撞击人的心灵,而并非好在词语或叙事上。他讲述了柳青的《创业史》对自己的影响,指出文学经典包含了作者对人生的体悟,这是文学经典的一个重要特点,没有一部经典是就事论事的。“生命体悟有三个维度,即作家个人的生命体悟、作家赋予角色的生命体悟,以及读者的生命体悟。”刘教授表示,作家和角色生命体悟的实现最终依靠读者自己的生命体验,只有将这三个维度融合起来,我们才能把握文学的本质。

  刘教授结合作家的生命历程和时代背景,分析了鲁迅、萧红、孙犁、朱自清、张爱玲、沈从文、老舍、巴金等具体的作家作品。刘教授表示,“鲁迅的作品不是用文字能读懂的,而是要用生命去体悟的。”他对《狂人日记》《孔乙己》《药》《藤野先生》《伤逝》《离婚》等作品进行了详细分析,从社会背景、作家经历、生命价值的角度,引领大家理解经典,在更深层次上让大家了解了鲁迅的价值观、人生观和人文立场。“文学重要的不是理论,不是讲道理,而是讲人生的故事,是人性的感受,是生命的体悟。”刘教授还讲述了萧红作品对生命的追问、孙犁的“大味必简,大道低回”、朱自清作品中艺术与人生的双重韵味、张爱玲的女性书写、沈从文笔下的人情人性和悲剧意味、老舍《骆驼祥子》中虎妞的形象、巴金作品中“家”的观念的建构与解构等等,指出经典作品的动人之处在于作者通过文字所表达的生命体悟。

  2023级的唐千惠同学表示:“刘勇教授提到了很多经典作品,并强调阅读经典作品需要读者的生命体悟,否则会无法很好地理解,对这一点我个人也深有体会。刘老师对《背影》这一作品的精彩解读,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一作品。”人文学院的同学夏天乐表示:“从何为经典到如何阅读经典,再到具体分析经典的内核,刘教授结合个人的研究经历和教学经验,用风趣的语言讲述了一位位文学大师生命历程和作品,让我受益匪浅。听了刘教授的讲解,我对经典作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,对于如何阅读文学经典也有了更多的思考。”

  学生记者:王思奕、沈鑫慧  摄影:程大宇